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

导读: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一、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严重不负责,不遵纪守法,违反规章制度,不履行应尽的职责义务,致使国家经济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给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必须有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违反有关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所谓的作为,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的行为。有的工作马马虎虎,草率从事,敷衍塞责,对于自己应该履行的,而且也有条件履行的职责,都不尽自己应尽的职责义务。本条规定的犯罪行为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们过程中。所谓签订,是指当事人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所谓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对于合同中所规定的事项全部并适当地完成。所谓严重不负责任,一般有如下一些表现:

粗枝大叶、盲目轻信,不认真审查对方当事人人的合同主体资格、资信情况;

不认真审查对方的履约能力和货源情况;

应当公证或者鉴证的不予公证或鉴证;

贪图个人私利、关心的不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而是个人能否得到回扣,从中捞取多少、得到好处后,在质量上舍优取劣,在价格上舍低就高,在路途上舍近求远、在供货来源上舍公取私;

销售商品时对并非滞销甚至是紧俏的商品,让价出售或赊销,以权谋私,导致被骗;

无视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擅自越权签订或者履行合同;

急于推销产品,上当受骗;

不辨真假,盲目吸收投资,同假外商签订引资合作等协议;

违反规定为他人签订合同提供担保,导致发生纠纷时承担担保责任,等等。

2、必须具有因严重不负责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结果。所谓重大损失,是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重大物质性损失和非物质性损失,物质性损失一般是指人身伤亡和公私财物的重大损失,就本罪而言,一般是指重大的经济损失,非物质性损失是指严重损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声誉等。认定是否重大损失,应根据刑法实践和有关规定,对所造成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损失的实际情况,并按直接责任人员的职权范围全面分析,以确定应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1999年9月1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埋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l)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2)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3、严重不负责任行为与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之间,必须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是确定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严重不负责任行为与造成的严重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错综复杂,有直接因果、也有间接因果;

有主要因果,也有次要因果;

有领导者的责任,也有直接责任人员的过失行为,构成本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则是指严重不负责任行为与造成的严重危害结果之间有必然因果联系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本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各级人民政府及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他应当知道自己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的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会发生一定的社会危害结果,但是他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虽然已经预见到可能会发生,但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或者经验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了造成严重损失的危害结果,行为人主观上的过失是针对造成重大损失的结果而言,但并不排斥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是故意的情形,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不是出于过失,而是出于故意,不仅预见到,而且希望或者放任它的发生,那就不属于本罪所定的犯罪行为,而构成其他的故意犯罪。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六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构成要件有4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以上就是林律师为大家整理的《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365.cn/24304.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Like (0)
Previous 2022年 12月 23日 下午1:50
Next 2022年 12月 23日 下午2:04

相关推荐

  • 取保跟取保候审有什么区别?

    导读:没有区别都是一样的,取保候审一般是在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只要符合条件可以提前担保出来,但取保不意味着给予了最后判决,只要触犯了刑事法条同样会承担法律责任。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4日
    12300
  • 轻伤致残的如何量刑,轻伤和十级伤残的区别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轻伤致残的如何量刑,轻伤和十级伤残的区别的问题带来帮助。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9日
    13900
  • 行为人诈骗5万一般判多久?

    导读:行为人诈骗5万一般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金额为五万元的,一般会被认定为是诈骗数额巨大。若是诈骗行为人想要减轻自己可能会受到的刑事处罚,可以委托律师为自己作罪轻、无罪辩护。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22日
    22700
  • 追诉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追诉期一般是多长时间,刑事案件追诉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的问题带来帮助。

    刑事辩护 2022年 12月 14日
    13300
  • 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多少年

    导读:取保候审的期限最迟是12个月。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取保候审期间进行审判和住宅监视,不得中断对案件的调查,起诉和审判。如果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应及时解除等待审判或居民监视的保证释放。

    刑事辩护 2023年 1月 9日
    11000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

请扫码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