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对于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效力问题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是否继续有效,应当区别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债权债务终止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显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不属于前述情形任何之一。但这并不是说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合同权利义务就应该自然终止。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是否继续有效,应当区别对待。比如《民法典》第465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若当事人不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效力终止或者不将一方当事人死亡约定为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条件并且行使合同解除权,合同权利义务还应继续存在。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法典》规定: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人只有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正确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独立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才能成为合同的主体,其合同行为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
所谓效果意思,是指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内在意思要素。
所谓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将其内在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示于外部,并足以为外界所客观理解的要素。
意思表示真实要求表示行为应当与效果意思相一致。
意思表示真实是合同生效的重要要件。
因为合同在本质上乃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合意,此种合意符合法律规定,依法律可以产生法律约束力;
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能否产生此种约束力,则取决于此种意思表示是否同行为人的真实意思相符合。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从法律上看,合同之所以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
对合法的意思表示,法律赋予其法律上的约束力,不合法的合同显然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也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
合同不违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也不得规避法律。
所谓强行性规定,是指这些规定当事人必须遵守,不得通过协议加以改变。
但若仅仅是部分条款违法,确认部分条款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4、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可见,我国法律承认当事人可以依法选择合同的形式。
但是,如果法律对合同的形式作出了特殊规定,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一方死亡如何确定合同效力”这一问题进行的解答,可见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若当事人不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效力终止或者不将一方当事人死亡约定为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条件并且行使合同解除权,合同权利义务还应继续存在。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
以上就是宋律师为大家整理的《一方死亡如何确定合同效力,合同有效的基本条件》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365.cn/33703.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