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和我的团队是怎样促成可促进金融资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财产保全担保意见被最新司法解释吸纳的?
【2】想学、善学、深学方为学习之道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经典原句摘录并精解》文稿前面的话
【3】法界大侠华哥说:判贾敬龙死刑立即执行河南律师虎,一定就是错了吗?——案件裁判并非都只能是“唯一正解”
【4】新形势下金融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出现的八大新问题及司法应对之策 ——在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相关法律问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5】法界大侠华哥说:“木僵思维” 和“闭门造车”将使网约车成为“搁浅在沙滩上的鱼”——评各地拟出台的网约车新政
【6】“法界大侠”华哥说:某些官员骨子里仍严重缺乏对法律的敬畏河南律师虎! —-从山东曹县政协副主席事件说起
【7】法界大侠华哥说:检察机关如何有效支持金融企业依法经营
【8】法界大侠华哥说:司法改革应慧眼识拙、化拙为巧、积巧为功——公司法务人员不是司法改革的旁观者
【9】法界大侠华哥说:两个“畸高”伤人心
【10】浅谈金融企业单位犯罪之防范 ——从中国华融法治建设经验出发
【11】法界大侠华哥说:由“傻根”宝强离婚露出巨额财富之事使我想到河南律师虎,有必要立法对演艺类明星的畸高收入进行调整!
【12】法界大侠华哥说:由游客违规遭虎伤害之“一斑”可窥见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仍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之“全豹”——反向思维、多角思维看违规
【13】法界大侠华哥说:驾驶车辆的老公才是人被虎伤的“罪魁祸首”
【14】“理智”与“法纪”提醒你:爱国不要“二百五”
【15】郭卫华博士:对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下海”没有必要讽刺挖苦
【16】律师“撕裤门”/换位思考/司法神秘主义(修订版)
【17】“法界大侠”华哥对“雷洋事件”之“说三道四”
【18】前高级法官郭卫华:新领域新类型首例民事案件不宜调解
【19】司法改革既要听“热的声音”,也要听“冷的声音“—-谏议最高法院巡回法庭2016年之新设
【20】司法部可尽快牵头成立中华企业法务工作者协会 ——一支绝不应被忽视的社会主义法律队伍和不可小视的重要法治力量
【21】两院的司法改革应俯下身去听那些“台面下的声音”
【22】从律师中选法官的“未来”和“当下” ——未来“一米八”,当下先从“一米七”“一米七五”出发
【23】让法官“高高在上”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成功的一个关键——切实有效提升法官尊荣感的十一条建议
【24】东交民巷27号院的改革“可以多听一听院外的声音”——漫谈“员额制”改革及其他
【25】“仓廪实”有助于法官专心专注“敲法槌”—单一的“道德说教”已乏力,切实解决好物质待遇是稳定法官队伍的
【26】提防个别警察用盘查权“耍威风”、“取乐子”
【27】“法界大侠”华哥说:雷洋事件涉案警员聘请的个别律师有点“扯淡”
【28】“法界大侠”华哥说:对雷洋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写在前面的话:
初识郭卫华先生,是在一个论坛上,当时就被他精深的专业、幽默的风格所吸引河南律师虎;后来进入华融我有幸来到先生的部门,虽然接触时间较短,但已深深地被他博大的情怀、独到的思维、质朴的言语所折服。作为一个离开法院数年的“前法官”,他仍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方式为法院、法官鼓呼,其情之深、其爱之切,让我大为触动。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若欲识其人,必先识其文,而欲深品其文,更须观其人。郭卫华先生的一言一行正是他被大家称为“法官的守护者”、“民间司法改革专家”、“有思想的法律人”、“法界大侠”等诸多名号的最佳诠释。
01
一、从“裁判员”到“运动员”:一个曾经的法院人
近年来,一个名为“金融街法律专号”的自媒体倏地声名鹊起,该公号中的多篇原创文章直指我国的司法现状,从司法改革、法治环境、法官保障等多角度、深层次地阐述问题,眼光独特,观点独到,建议独树一帜,乍一看去,还以为是体制内的法官在“吐槽”,实则是院外之人在“鼓呼”。探究之下,才发现多篇名文均出自“华哥”(郭卫华博士的昵称)的手笔。“华哥”何许人,且自看来:
郭卫华曾在法院系统工作二十多年,历任高级法院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和中级法院院长,是全国法院首批审判业务专家,是饮誉司法系统的专家型法院院长,其审判的民事、经济案件不胜枚举。他曾写下一篇长达十余万字的判决书,创下了当时在国内无人超越的“纪录”。在2012年的时候,郭卫华被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法律高端人才引进,开始从事企业法务工作。
在个人法官职业生涯发展的黄金时期改弦更张,郭卫华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但他这样解释:“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法官和院长,希望在法官职业达到顶峰的时期做出新的职业规划,选择相比已经从事20多年法官职业而且非常熟悉和精通的审判工作而言更具挑战性、时代感的经济、金融相关工作,这也是对我个人经历和职业阅历的丰富。过去在机关里,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问题,缺乏激励机制,大家的工资待遇也不因为职级高低和贡献大小有太大的差距,‘能者未必上,庸者居其位’,尤其是法院的地位不高,权威不够,法官职业尊荣缺失,审判职业被等同于一般职业,让人郁闷。而中国华融能够提供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平台,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推动企业法治进程。”
实际上,法官在每一位法科生的心目中,都是一个拥有闪亮光环的职业,神圣而威严,相信对于先生而言亦是如此。蓬勃的职业理想和情怀让我们跨入这个大门的时候,再难也要去努力。同样,也是理想和情怀,让我们想要跨出这个门时有着太多的无奈感伤。相见时难别亦难,确是真实而又生动的写照。因为法院现实状况的不理想,一部分优秀的法官(诚如郭卫华博士)选择了离开。但离职法官中不乏有思想、有理想、有情怀的法律精英,他们与法院仍“心相系,情依依”,而且他们现在的身份还可以让他们更加超脱地为法官鼓与呼,正如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对郭卫华的评价一样:郭卫华离开法院后比在法院对法院的贡献更大!
02
二、爱法院,可以坚守法院,也可离开法院,但不应忘记法院
尽管郭卫华博士已经离开了法院,但他依然心系法院、心系司改,不忘初心,作为一个司法改革的热心人,他关注国家司法改革,关心法院制度建设;他敢于讲真言,敢于说出别人想说但不敢说,或者说不出的真知灼见,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犹如一阵清新的“风”,把法治的“氧气”送到哪里;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犹如一波清澈的“水”,把法治的“汩汩清泉”送到哪里。
但是,敢说直言也非易事,这需要强大的勇气和过人的洞察力。想说出有见地的箴言,就需要对司法改革的方方面面具有洞若观火的深刻理解,更需要有层层推进的缜密逻辑和巧妙铺陈的语言魅力。每一个词句、每一个表达,都要悉心雕琢。而比这一切更为重要、更为难得的是,讲箴言者要有把这种貌似不合时宜的实话传播出来的卓绝胆识和强大勇气。当然,说真话、讲箴言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真诚客观地、开诚布公地建议和批评,是故古人有云: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唯如此,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当然,人世之事两头谈,有人鼓掌有人嘲。有人说,都离开法院了,还张口闭口谈法院,想卖弄显摆吗?华哥对此回应道:“就像已经离开了尚处于发展不理想状态的故土的人,有几个还会回故乡呢?但不回故乡,却会一直关注故乡,真诚希望故乡早一天会发展起来,这种‘故乡情结’是会伴随人的一生的。我离开了法院,也喜欢上了了现在的新职业,我的年龄以及对新工作的兴趣都令我不再产生重返法院的念头,但不重返法院,心中却会永远惦记着法院,法院系统毕竟是我曾经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地方,是培养我成长的地方,是我前半生朋友最多的地方,自然有一个‘法院情结’永在我心。不仅仅如此,我始终认为司法改革不仅仅是司法部门的事,应是全社会的事。现在社会上对法院、法官的认识存在误解和偏差,法官的地位和待遇尚不尽如人意,只有不断提高法官的职业荣耀感,提升法官地位,完善法官物质保障,才能真正实现法院的‘高大上’。而如果有更多的社会上有识之士来呼吁岂不更好,岂不更有利于司法改革接纳民智。如今我已经离开法院,可以从一种超然、中立的角度去看待司法改革,就更要多多地为还坚守在法院系统的老朋友们‘鼓与呼’,更要实实在在为司法改革献计献策,从局内人转变为局外人,更有利于我为还在局内的朋友们发发声、鼓鼓掌,缘由就这么简单。”华哥的话语是那么的朴实而又真挚,对法院的殷殷之爱、拳拳之心流露地是那么真诚而又坦然。
也有人说,既然离开了法院,怎么还热爱法院,为法院和法官不断发声说话呢?与其如此,何必离开法院呢?对这样的疑问,郭博士是这样说的——热爱家乡就不能离开家乡么?对于家乡处于欠发展的现状,热爱家乡的人可以有两种选择:坚守家乡、建设家乡;或者离开家乡外出发展回馈家乡。有人坚守有人外出,才有利于家乡的发展。离开家乡不等于背弃了家乡,同理,离开法院也不等于背叛了法院。法院的现状不理想,需要法官们坚守来改进他,也需要部分法官离开,在其它领域为他鼓与呼。因为这些人爱法院懂法院,爱法官懂法官,又爱又懂,能体会到法院、法官的苦与痛,凭借局外人的身份能够为法院、法官发声助威和摇旗呐喊。说郭博士离开法院比在法院对法院贡献大,很贴切,诚哉斯言!那些视离去的法官为背弃者和陌路人的法院,实乃小肚鸡肠,目光狭隘也!
郭卫华博士愿意说实话,敢于讲真话,在客观、超然的立场上实实在在地为司法改革谋良策、出实招。其虽已远走,但情却长留,他还在牵挂着法院那个地方,祝福着那个地方,他仍与坚守在那里的老朋友们共同希望那个地方早一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早一天“梧高凤必至,花香众蝶来”。然而,世间事有时就那么复杂,好心未必得好评,帮人说话,人家也未必领情,但郭博士们乐此不疲!
03
三、法院改革的热情建言者
当前法治中国的建设如火如荼,司法体制改革正进行着有声有色,这不仅是司法部门和司法官员的事情,也关系到每一个法律人的职业进程,更是关系到法治中国时代背景下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亟需职业法律人的共同关注。
在担任汉江中院院长的时候,郭卫华曾说过:“在法律和权力面前,我选择的是法律;在真理和权威面前,我选择的是真理。我要永远固守法律之上的信仰,我要永远做法律的忠实守望者。”他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虽然已经远离法台,卸去法袍,但是他用如椽之笔、赤子之心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永远做法律的忠实守望者。近年来,郭卫华先生相继发表了不少独到的、务实又富有创新的见解,其文上接蓝天、下接地气,既准确深刻地接收、把握住有关司改精神的“上情”,又借鉴、汲取了法治发达国家的“外情”,还结合长期法律实践,分析出现实问题和差距,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且容我为各位看官道来:
在谈及时下火热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的话题时,郭卫华先生旗帜鲜明地指出,司法改革不仅仅是中央决策层面的事,也不只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事,还不只是法学家和律师的事,而是一个关系到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公民的事。此外,针对司法改革目标的问题,他从法治中国需要有法治情感与法治信仰的人为出发点,阐明了司法改革的关键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法官的职业尊荣感,让法官“高高在上”,通过多元化的解决方法、集全社会之力量,打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内在驱动阀,并结合现实情况从法官人身保护、职业保障、荣誉表彰等角度提出了十一项提高法官职业尊荣感的具体建议。其建议结合实际,入情入理,言之有物。确实,只有司法改革只有始终坚持并最终凸显法官在法院的中心地位,才能让法院更像法院,使法官更像法官,司法改革才能永远都在前进和越来越好的路上。
针对当前法官的待遇和保障不到位,司法系统出现“离职潮”的现象,郭卫华先生一针见血地说到,司法改革成功的核心在于法官,法官职业尊荣感的提升,不仅要靠精神鼓励,更应切实提高工资待遇、职业优待等物质激励,物质与精神乃人性之两端,如币之两面,鸟之两翼,法院应持精神和物质之两端,善加利用,既倡精神之教化,亦强物质之激励,只有把以人为本放在心头,时时从法官本位出发,时时从如何最大限度调动法官积极性的角度入手,关注法官的生活状态、改善法官的物质待遇,才能让法官们能够不再疲命于俗务、奔波于生计,才能做到“一心问清明”。唯有如此,司法改革才能步稳蹄疾,功在千秋。
而面对不时出现的法律热点话题,郭卫华先生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在广西律师“撕裤门”事件中,先生指出:司法公开是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司法活动除了个别涉及国家秘密等之外,应当全部予以公开,不能人为的搞司法神秘主义。法院应该欢迎、允许公民在立案场所拍照,甚至还可以为公民拍照、录音等提供方便,这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法院司法公开的体现。又如在河南法院处罚医院和公安机关的事件中,先生欣喜地指出:河南法院,我为你点赞!我热切地盼望着河南法院“得罪医院”、“罚款公安”的“大胆所为”是个好的开始,热切地盼望着这份“星星之火”能在全国法院“燎原”,期待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不再企图挑战司法威严,能够真正将法治捧在头顶、放在心中、落在行动上,共同助力法治中国建设,共建一个“人人遵守法律、人人重视法院、人人尊重法官”的美好社会。
当然,以上精彩观点只是先生真知灼见中的部分而已,先生作为曾经的资深法官、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势必非常了解法官群体的生存现状,亦能对司法改革深度把脉、找出症结、开出良方。先生利用工作之余帮“前东家”出谋划策,体现了一个法律人心系国家法治建设的博大胸怀、过人胆识和卓越智慧。正因为如此,曾有人这样评价先生:如果拿一位江湖人士来对比的话,郭卫华堪比金庸小说中的“郭大侠”,他们同样身怀“绝技”,从大学到博士、博士后10多年的求学经历让他练就了他的“降龙十八掌”,20多年审判经验和数年的企业法务经历让他在法律界有了“响当当”的影响力。然而,他又比金庸笔下的“郭大侠”睿智机敏、张弛有度,还有着“黄蓉”的智慧,能化拙为巧、积巧为功。简言之,他就是一位豪爽大气、满怀正义感的“法界大侠”。
04
四、不论身在何方,推动法治,永在心间
人生苦短,我们需要更丰富的经历和体会,去攀登更多的高山。所以说,离开不是分手,转身也不应是诀别,更不会觉得此前的工作不重要。其实,真正地热爱是源于内心,从心底深处流露出的对司法职业的热爱。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务等法律从业人员共同组成的法律职业共同体,都应该是推动国家法治进程的重要力量,虽然工作领域、岗位角色不同,但他们共同的职业目标都是为国家法治事业做贡献,不论身在何处,都同样是法律人,仍然是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的一分子。而作为一个法律人,如果说我们每个人要以为国家法治建设“添砖加瓦”为人生目标的话,那么郭卫华博士现在小到对华融法治建设,中到对企业法治建设,大到对国家法治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了先生自己对“片砖只瓦”的界定,已是不可估量的智慧和思想贡献。
一个法律人,怀着对法治的深沉信仰与执着追求,一直在关心着司法改革的进程、欢呼着司法改革的成绩,能够亲眼目睹法治的光辉在中华大地上愈发炽烈璀璨,内心的鼓舞与雀跃确实是难以言表。希望诸位明白,“心忧天下”是每个法律人的天性,“关注国事”更是每个法律人的天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虽居江湖之中,常虑庙堂之高,只要心系法院,心系司改,不忘初心,我们仍能在热血沸腾之下冷静地观察着司改措施中的问题、思考着弥补和完善司改措施的对策,我深深相信伟大的中国“法治梦”,在不远的将来必将实现。
最后,我想说,法律是沉默的法官,法官是会说话的法律。作为法律的维护者和守望者,全社会都应做法官的守护者。守护法官,就是守护法律,也就是守护公平和正义。希望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像郭卫华博士一样古道热肠、胸怀天下,都来关心法官、守护法官,因为守护好法官,才能铸就一道坚强的司法屏障,在我们利益受损的时候能够获得公平正义的裁判。我也借此机会真心希望和呼吁更多的离职、转身后的“前法官”能更多地关注法院、关注司法改革,带头成为“法官的守护者”,共同做一个为法院和法官“鼓与呼”的人!
张兵于2016年12月12日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法律合规部柳爱红、罗熹两位处长的指导,在此予以致谢!)
欢迎向金融街法律专号投稿!
投稿邮箱:
wangxiaoru@chamc.com.cn
以上就是一个人的时候想你了为大家整理的《河南律师虎(河南律师门户网)》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本文链接:https://www.lawyer365.cn/90272.html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朋友!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